還記得這張表嗎?可以看到1.0那一行是大家認為的好視力呢
每次量視力的時候,總是要站的遠遠的量(3公尺),記得小時候視力每次不戴眼鏡量出來都是0.2,0.3那行我就看不清楚了,超出我視網膜可以分辨的大小了。
也就是對沒戴眼鏡的我來說,3公尺遠的螢幕,只要顯示畫素的大小超過0.2那行,我就可以說他是視網膜螢幕了~
很奇怪?不是只有apple產品才是用視網膜螢幕嗎?
其實視網膜螢幕的概念是只要顯示內容超過人眼可以辨識的大小就算是了。量視力的表三公尺遠我只看的到0.2的字,但是站在這張表前面我連1.2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了,因此觀看距離才是決定能不能被叫做視網膜螢幕的關鍵!決定距離之後才會知道顯示的畫素要多小才能被叫做視網膜螢幕。
每個人眼睛視力都不同,更不會站在3公尺來看東西,因此視網膜螢幕可以說是一個行銷的說詞,並不是實際上有精確定義是甚麼標準。但貼近大部分人的實際狀況,視力一般都是以1.0做標準,使用距離手機一般則是20~30cm來做計算。有了這兩個假設前提,就可以簡單推論出手機螢幕大概符合畫素解析度300ppi就可以稱做是使用視網膜螢幕了,詳細的計算過程會在下一篇文章中提到。
視力1.0這個假設前提比較沒有問題,但是對醫療螢幕、桌上型電腦而言,螢幕實際上使用距離並不會只有20~30cm,notebook的使用距離也不同(可能超過60cm),更不用說家裡的電視了(可能會是2公尺)。因此在第三篇文章中會提到不同的設備需要多少的解析度才是夠的,才能被稱做視網膜螢幕。
小結
只要可以超過人眼辨識能力的螢幕就叫做視網膜螢幕。視力越好越可以看到越小的東西,一般以視力1.0作為標準計算。觀看距離才是影響解析度需要多少才能被叫做視網膜螢幕的主因,不同類型設備需要解析度不同,而非需要300ppi才能稱做視網膜螢幕。
補充
最後簡短補充ppi是怎麼計算的
以上圖為例,10吋的螢幕代表對角線是10吋,解析度是12x9 (長有12個點,寬有9個點,每個點就是一個畫素(pixel))
因此可知是4:3 (=12:9)的螢幕,計算可知長是8吋,寬是6吋
PPI (pixel per inch)的意思為每英吋有多少點,上例的長是8吋,有12個點,因此可以算出每英寸1.5個點 (12除以8),因此PPI就是1.5囉
再以The new ipad為例, 9.7吋的螢幕,解析度是2048x1536
因此可知是個4:3的螢幕,長是7.76吋,可以計算出ppi是263.9 (=2048/7.7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