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醫院中有許多設備仍使用CRT螢幕,相較於LCD螢幕,CRT螢幕仍有一些優勢,只是優勢隨著技術進步已慢慢減少了
整體而言, 醫院使用LCD而非CRT有以下幾個主要理由
1. 體積較小
2. 解析度較高, 可高達
整體而言, 醫院使用LCD而非CRT有以下幾個主要理由
1. 體積較小
2. 解析度較高, 可高達
LCD | CRT | |
幾何扭曲 | 原生解析度無幾何扭曲的問題,若非原生則有些許 | 需要校正幾何扭曲的問題 |
色域 | 可符合xvYCC, Adobe RGB, sRGB等色域 |
僅符合sRGB色域 |
解析度 | 解析度較高 | 解析度較低,無法上1080p |
若最大解析度為1024 x 768,若使用800x600解析度而非居中縮小時,則擴展顯示可能造成像素扭曲,因此需開原生解析度 | 解析度大小調整不會影響,因此無原生解析度 | |
銳利度 | 在原生解析度時,逐一圖素顯示方式,能呈現飽和的色純度、清晰的字型及銳利的畫面。影像會更顯明亮、豔麗,因此較CRT佳。非原生解析度則比CRT差。 | 畫面圖素的形成是依靠許多群集的點或直條所構成,CRT的點距大小及品質,對畫面的清晰和銳利度有很大的影響。 |
色彩及灰階正確性 | 色彩彩色可達30bit,灰階可達12 bit。因此灰階會有色階,色彩表現沒有CRT好。 | 色彩理論是無限,取決於系統設定及顯示卡,灰階是連續性沒有色階,因此色彩上表現較好 |
亮度 | 背光100%發亮透過液晶調整,高亮度表現較佳,灰階又較彩色螢幕佳,適合較亮環境 | 透過電波的強弱調整光亮,高亮度表現較差,彩色亮度約120cd/m2,灰階約400cd/m2 |
不可能達到極黑 (perfect black) | 理論上可以達到極黑 (perfect black) | |
對比(Contrast ratio) | 可高達1200:1 (Dark Reading Room),灰階又較彩色螢幕對比高 | 理論上可以達到無限,實際約3000:1 (Dark Reading Room) |
受角度影響 | 不受角度影響 | |
反應速度 | 反應速度較慢,畫面可能會出現拖尾、殘影 | 1ms夠快無反應速度的問題 |
使用壽命 | 可高達5年 | 約3年 |
主要是背光衰退 | 主要是螢光粉衰退 | |
和顯示的畫面無關(因液晶偏離角度顯影) | 和顯示的畫面有關(因撞擊特定研螢光粉) | |
購買價格 | 較貴,但價差已不大 | 較便宜 |
使用成本 | 耗電較低,約為CRT的1/3,電費較便宜。但若需使用變壓器供電則需額外考量耗電量 | 耗電較高,電費較貴 |
週遭空調費用等較低 | 週遭空調費用等較高 | |
使用壽命較長相對變動成本低 | 使用壽命較長相對變動成本高 | |
刷新率 | 無此問題 | 由於需靠電子束不斷擊打螢光粉造成發光,因此解析度越高刷新率就越低。要達到75hz以上人眼才不會感覺到閃爍 |
使用者疲勞 | 較不疲勞 | 因閃爍會較易疲勞 |
可視面積 | 15吋約有14.9吋,可視面積較大 | 由於顯像管的邊框占了一部分空間,因此17吋約在15.8~16吋間,15吋約在13.8吋 |
顯示效果 | 不存在相對應問題 | 聚焦、匯聚、呼吸效應等方面的問題 |
輻射及電磁 | 無輻射及電磁干擾 | 低輻射及電磁干擾 |
空間考量 | 相對不佔空間,20吋LCD約為21吋CRT體積的1/4,越大體積差距越大 | 較佔空間,深度約等於對角線長度,越大尺寸體積越大 |
重量 | 較輕,20吋LCD約為21吋CRT重量的1/7 | 較重 |
可視角度 | 可高達178度,TN+film可達160度 | 可達180度 |
訊號 | 支援數位及類比訊號 | 僅支援類比訊號 |
螢幕尺寸 | 較易達到高尺寸 | 越大尺寸的CRT越容易受到地磁影響,越不容易調教正確,一般較難達到30吋以上 |
校正 | 由於可視角關係,需考慮角度。此外可透過sensor調整適合的畫面亮度, 如開機時間, 總使用時間, 周遭光亮, 溫度等皆會影響最佳亮度 | 較不需要考慮角度 |
亮暗點 | 由於製成關係會有亮暗點存在 | 較少或幾乎沒有亮暗點,或不容易察覺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